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
机构简介

医学院的前身是医学系,始建于1998年。多年来,我院秉承学校“励学敦行 明理至善”的校训精神,坚持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”的教学理念,以培养“专业知识扎实、实践能力过硬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”为己任,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,现已发展成为学校最大的二级学院之一。目前,学院下设护理学、康复治疗学2个本科专业和护理、康复治疗技术和医学检验技术3个专科专业。

学院建设和培育的两个特色

1.注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学生技能培养

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,学院依托实践教学平台,融合技能训练、学科竞赛、创新教育、岗位实践、素养提升5个维度构建“学、创、赛、用”相结合的教学模式。通过校内实验、实训及附属医院见习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操作技能;以项目为载体,深化校企合作,促进专创融合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;组织学生参加微生物检验大赛、护理技能大赛等学科类竞赛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、以赛促改,提升学生综合素质,增强其职业竞争力;学生临床实习1年,接受真实环境岗位实践,同时要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实习实践为主,努力打造专业“应用型”特色。学院通过“五维一体”实践教学,构建“知识筑基、技能锤炼、素质创新赋能、岗位实战”的应用能力培养链,从而实现“基础技能扎实、岗位适应度高、创新实践能力突出”的专业培养目标。在近3年参加的河南省临床技能大赛中,我校护理专业学生连续获得实践技能竞赛团体和个人第一名,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也连续三年保持在90%以上。

2.人人建课程思政,人人讲课程思政

医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思政课程建设,建设了一支综合素质过硬、思政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。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,医学院积极构建医学专业特色的“思政+”工作体系,构建由学院专业课教师、辅导员、班主任以及医院带教老师积极参与的协同育人团队,多方合力,打造全员协同育人,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、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,形成“三全育人”格局。截至目前,已构建校级课程思政团队3个、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12门,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2门,教师代表荣获河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,荣获郑州市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大赛特等奖1人,二等奖1人。

学院提出的“三风”及解读

医学院提出的“三风”为十六字“教风”、十字“学风”和十字“院风”,具体内容及解读如下:

十六字“教风”:对学生的今天负责 为学生的未来着想

对学生的今天负责: 把握好学生在校的每一天,认真教书育人,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。为学生的未来着想: 更新教育观念,帮助同学们建立起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意识,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,为同学未来走向社会的自我教育、终身学习打下基础。

十字“学风”:多思 巧学 自立 求真 共进

多思:是指在学习中要多思考,学起于思,只有学与思的结合才能达到高层次的学习境界;巧学:就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,不要死读书变成书本的奴隶;自立: 就是要树立起“自主学习”和“独立学习”意识,要尽快实现从客体到主体、从被动到主动、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三个转移;求真:就是要通过勤奋和钻研学习真知识,远离抄袭、剽窃,拒绝浮躁和虚假;共进:是要求同学们要发扬互助精神,开展协同学习、互助学习,要共同进步,不让一位同学掉队。

十字“院风”:务实 求是 进取 自律 和谐

务实:立足岗位,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;求是:不违背事物的自然规律,按实际说话和做事;进取:始终保持进取心,倾心努力向前,立志有所作为;自律:遵循法度,自加约束,按规管好做好自己;和谐:互相理解和尊重,使学院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。